2021年2月 生活小聚
講者 / 蛹之生心理諮商所 諮商心理師 廖家鈴
時間 / 2021年2月25日 19:00 – 21:30
地點 / 台北市松山區南京東路四段186號3樓 (人生整聊學院)
本月份小聚主題請到蛹之生心理諮商所的心理師,來為我們介紹囤積症狀現象、實際案例分享以及若有這樣家人,或是整聊師們在服務現場遇到這類客戶,該如何應對進退,順利完成每次的整理任務!
#與囤積者相像的名詞解釋
在述說如何分辨囤積症之前,我們先來看看另外兩個與囤積症相似的行為,在處理個案問題時可以由此初步判斷唷!
收集者:固定收集某種品項,例如車子模型。
囤積者:保存隨機物品,認為自己將來可能需要,特別喜愛保存有價值的或有情感價值的物品,因這樣的行為而獲得安全感。
收納者:強迫把所有東西收整齊,才能安心。
#囤積症、儲物症患者的症狀
美國精神疾病診斷手冊第五版(DSM-5)
- 持續性的丟棄困難:不管東西實際價值為何,都難以分辨。
- 保有物品的需求:覺得有一天會用到,對丟棄感到苦惱,
- 居家場所擁擠、凌亂不堪:大量的物品囤積以至於無法有效的使用居住場所,若患者的居住環境不凌亂,大多是因為有第三者(家人)干預所致。
- 重要領域功能減損:儲物症狀會引起顯著苦惱,影響到社交、職業及環境安全等。
- 無法歸因於其他疾病:非身體病痛引起,也不能用其他精神疾病來做更好的解釋。
也許來自過去創傷造成焦慮或不安全感,分成三種層次:良好或尚可的病識感、差的病識感、沒有病識感。若完全沒有病識感,則會非常需要同住者的介入,同住者的陪伴與理解是過度收集行為是否能改善的關鍵。
上述的症況,又分別有以下三種層次
- 良好或尚可的病識感:知道自己有丟棄物品的困難、雜亂、過度收集。
- 差的病識感:大多相信自己沒有丟棄物品的困難、沒有雜亂、也並無過度收集的跡象。
- 沒有病識感
#足夠的社會支持 有機會改善囤積症狀
國外的研究報告顯示囤積者大多是低社會支持者,低社會支持也是造成囤積症更加維持這個習慣的其中一個原因;當囤積者與他人的關係感到不安時,會造成囤積者與其所有物也越趨不安,因此就會需要更多的囤積物來達到安全感。在面對囤積者時,我們可以適時地增加社會支持,例如家人的關心、整聊師的介入、參與相關社團、宗教活動,都是社會支持的一部分;另外可以增加個案的安全感,給予內在世界心理層面的支持,有機會減少囤積者的囤積程度唷。
#引導同住者協助案主與其溝通
整聊師們在客戶現場時也要時刻提醒自己,在服務現場作戰的不是只有自己,同住者或親朋好友、家人,都是我們在服務現場可以溝通的對象,尋求同住者的協助,或許反而能讓溝通更順利!在與囤積症狀者溝通時,耐心聆聽每樣物品背後的故事,讓囤積患者的故事被看見、被承認,他才有機會放下。找出囤積症患者在意的東西或情感支持來源,他們通常都願意為了在意的東西去做改變。
更多資訊請見下方影音(節錄至生活小聚場,原講座40分鐘,影片濃縮為8分鐘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