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bpx

長期處在雜亂的環境會導致你花費太多? 吃太多?|整理心理學

#整理永遠是明天的事

慈慈是一名普通上班族,普通的跟你我一樣。辛苦上班一天後她最喜歡的時間,就是回到家好好欣賞真人實境節目「雜亂特攻隊」(節目原名:Obsessive Compulsive Cleaners)。這個節目特意安排潔癖的人到髒亂的人家作客,娛樂效果很高。因為有潔癖的客人總和難以「斷、捨、離」的主人產生衝突;雙方拉扯後,最終主人總是因為房子變得秩序井然而神采奕奕!

「我也好想要找有潔癖的人幫我打掃啊……。」慈慈嘀咕著,一邊回頭看看物品散落的房間,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佈置的像電視上一樣。「算了!我今天己經全心全意在工作上了!明天還要努力賺錢付上次失心瘋血拚的費用,還是早早洗洗睡了吧!」配著零食看完節目後,慈慈除了羨慕外,精力早被一天的工作消磨殆盡。減肥成功後要穿上的洋裝,在乾淨明亮的家中和姊妹來場下午茶約會,好像永遠都是明天的事。可以猜想的是,慈慈的生活模式短期內並不會改變:體重上升比下降的機會更高,隨便花錢的比例也高,而根本原因可能來自於住家環境的整齊程度。

#環境影響著自我節制力

環境心理學的研究發現,長期處在雜亂的環境中,人會相較不容易自我節制(Self-Regulatory Failure);例如,容易衝動性購買、暴飲暴食、壓力大和免疫力下降等。學者Chae & Zhu 曾做過一個實驗,將受試者分別放在「雜亂」、「整齊」和「空無一物」三種不同的室內環境下,讓他們評估商品的售價。研究發現,對於同一種商品(例如一台4K液晶螢幕或是高級巧克力一盒),身處雜亂環境下的人相對其他兩組的人,居然願意付更高的價格購買商品;而其他兩組的受試者所願意付的價格,則沒有明顯不同。研究同時也發現,受試者在雜亂空間進行腦力訓練時,也會顯得遲鈍。換言之,人的反應普遍會受到外在環境的影響,而環境愈有秩序,頭腦就愈容易做出聰明且有效率的決定;相反地,身處雜亂的環境下所做的決定,大部份會是混亂且矛盾的。

Chae & Zhu 將原因歸咎於自我控制的能力(Self Control),由於人類天性喜好掌控及預測生活的事物及因果;例如,「愛拚就會贏」、「看醫生,病就會好」、「均衡的飲食身體就會健康」;而雜亂的空間會影響人類無法透過視覺預測各種物品之間,是如何被分類及歸納的;進而產生對周遭環境感覺陌生且可掌控的能力變小。過去研究也發現,居家環境雜亂的人通常會對自我能力感到質疑,對生活感到無力;他人也會因此推測生活空間雜亂的人,是沒有能力掌管好自己的人。

如上述所言,凌亂的空間會降低自我控制的能力,Chae & Zhu認為是因大腦的認知能力有限,當我們透過視覺判斷周遭環境,部份的認知能力被拿來用於試圖在混亂中找到次序,因而降低認知能力;這樣的概念如同電腦的CPU,若同一時間跑太多複雜的程式,會使電腦處理的速度下降。有趣的是,Chae & Zhu 也提供了兩種防止自己的決策模式受到雜亂空間影響的方法。 第一,自我肯定(Self Affirmation);人非完美,大部份的人不要求自己可以十項全能,只要擅長某幾項拿手的即可。

實驗發現,同樣身處在雜亂的空間中,擁有自我肯定的人較少受到影響,且能有耐心地完成腦力訓練測試;相較之下,不具自我肯定的人,答錯題目的機率較高,且容易放棄。另一個方法,是攝取葡萄糖。當人在執行自我節制的活動時,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會降低,而葡萄糖是活細胞的能量來源,可以促進記憶力和認知表現,且能快速被人體吸收;因此運動後之所以要攝取含葡萄糖的運動飲料,因為可以即時提高認知能力並補充能量。為了避免做出不聰明的決定,最直接且有效的解決方法,就是將居家空間整理出秩序!在整齊的環境之下,大腦就可以有足夠的容量,做出對自己的人生最有利的決定。

在開始動手整理之前,可以加強自我肯定、和自己對話,回想自己感到驕傲的時刻,例如「上次那個高難度的工作我都挑戰完成了,這有什麼難的!」。也可以在「斷、捨、離」之際,預備一罐運動飲料,讓自己保持能量滿滿的狀態!


Leave a Comment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