住宅結合科學: 「人類體感舒適指數」客觀反映居住舒適度
時至今日,現代人如果有購買住宅的需求,大多數還是會優先考慮社區型的集合住宅大樓。這種集合住宅結合了各種科學管理技術,將室內環境控制在一個「人類體感舒適指數」的標準。「人類體感舒適指數」是以現代科學理論,用數學公式去計算出來的指數級別。以這種指數標準定義了人在什麼樣的環境下才會感受舒適。
不過感覺是主觀的。有喜歡冷的人,也有喜歡熱的人。即使在同樣的地方長大,我非常怕熱,兄長卻非常怕冷。所以,想要用儀器的方法去定義什麼叫做「舒適感」,對我來說是有點不可思議的事情。
我想來談一談「舒適感」這件事情。
你住的環境舒適嗎? 還是你只是習慣了?
以前的人,在沒有科學管理下的時代,必須用自己的身體去適應出生成長的地方。而世界上大部分的氣候帶都有人類社群的活動分佈。我心理總是覺得以前的人適應環境生存的能力一定很強,在那麼熱的沙漠有貝都因人居住,那麼冷的冰原也有因紐特人。他們沒有現代儀器設備的幫助,透過就地取得的自然材料,去製作維持自己生活的器物與房屋。
人為了產生足以適應環境的身體,也會生長出相對應的性格與行為。這一點在人類學的文化研究能部分證實這個論點。對於在不同地方成長的人來說,想必對於「舒適感」也會有相當大的差異吧。雖然同樣身為人,但畢竟在自己的環境住習慣了,突然到其他人的家裡居住,想必也會覺得不舒適吧。
「夏日午後,端坐在室內的一小角。外頭強烈的陽光穿透了充滿懸浮粒子的空氣。在空氣中,光線有了看得到的形狀,微微閃閃發亮。靠近窗戶的沙發,隨著日光從清晨至午後的曝曬,沙發上的坐墊微微地儲存了一些來自外頭的溫度。風在夏天並不是那麼頻繁地出現,但一旦來臨卻又相當地劇烈。這道風帶進來一個特殊的味道。這個味道難以具體地形容描繪,但大致上可以這麼想像:以草木穀類為基底,混雜著一點腐敗的臭味。我一邊在這個混濁的味道底下,一邊同時感受著陽光在屋子裡囤積的熱量。儘管如此,內心仍然感受到無比的愉悅。」
舒適感來自於身體與內心的共同滿足
生在亞熱帶的台灣,雖然在北部的都會區長大,但整個天氣仍然屬於副熱帶季風氣候的型態,再加上位處在盆地以及現代都市例行性運作而產生的各種熱源,整體來說是非常潮濕炎熱的。冬季,即便有東北季風例行性地影響,但也達不到寒冷的程度(這也許是我自己個人的體感標準)。真正需要穿著冬季衣物的時間,在這裡不會超過三個月。即便如此,但是我好像不具備「能夠適應自己出生地」的要件呀,一直以來都相當怕熱。所以一整年對我來說,唯一感到舒適的也只有秋冬的那三個月。
由於一直很期待「秋冬三月」這件事情,所以在差不多十一月左右,就會開始想要在很多小細節上面提醒自己「秋冬快要來臨了」。開始重新更換寢具,重新思考自己外出衣物的色澤與質地,開始進入另外一種生活作息,在飲食內容與方式上跟著改變等等。雖然秋冬不一定都會準時到來,但自己在內心裡早已進入秋冬,並過著「專屬秋冬的生活方式」。
因為內心裡已經認定「自己現在處於秋冬的狀態」,所以也能同樣的將這種心情傳遞給自己的身體。因此,雖然事實上尚未到達具備秋冬條件的天氣,但自己卻仍然有一種「舒適感」。我想這種「舒適感」並不單純只是身體上的感官,還包含內心裡的感受。
所謂的「舒適感」原來是這麼一回事,就是身體與內心裡的共同滿足。
身體應對的外在環境我們也許無法完全控制,即便有非常良好的儀器設備,如果是透過消耗大量能源以及對環境造成的傷害,那麼這種作法終究是不應該繼續維持的。
所以我認為,人類終究必須要找到另外一種方法去跟自然的環境共處。
剛剛提到,「舒適感」是指身體與心理結合的綜合性感受。如果身體不能完全適應外在的環境,那麼,提高「心理滿足」的比例,也許是維持「舒適感」的另外一個關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