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bpx

整理是需要練習的: 認識「基本歸因謬誤」,別再用批評解決孩子整理的困擾|收納知識

某次的初訪,一名媽媽帶著我們走過她家一圈後,懊惱地指著她孩子的房間說:「我真的受不了他…都幾歲了,還懶得打掃自己房間,如果他勤勞一點,房間一定乾乾淨淨的!

你是不是對於上述的情境很熟悉?好像昨天才發生過那樣,都快要倒被如流。許多的家長在孩子有自己房間後,常常會抱怨孩子不願意,甚至懶得整理房間,導致房間凌亂,也覺得只要有心,人人都可以有整齊的房間。但要小心,這樣的想法之中,可能潛藏了心理學的陷阱!我們在知覺別人所遇到的問題時,常常會將該問題過度歸因於對方本身的問題,而忽略了外在環境的因素,在社會心理學中,我們將之稱為「基本歸因謬誤(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)」


批評他人-基本歸因謬誤

在介紹到基本歸因謬誤前,讓我們先淺談歸因(Attribution)的概念。最早的歸因論是由F. Heider在1958年所提出,他發現人在解釋他人行為時,會分成內歸因與外歸因。內歸因是指人在知覺某一事件時,會把該事件的原因歸於個人內在的因素,如動機、性格等,反之,外歸因則是將事件歸因於外在的情境。1977年,史丹佛大學的Lee Rose教授依據歸因理論提出了「基本歸因謬誤」的概念,他發現人在解釋他人的負向的結果時,常常不是透過理性的分析,而是受到自身經驗與情感所左右,進而將他人失敗歸因於他自己的問題、忽略外在情境因素

這樣的事件,在我們生活情境中時常發生,除了文章開頭的整理實例以外,還包括孩子考不好,父母很容易覺得他「不認真準備考試」,而不會想到「考試太難」。但既然稱為謬誤,即代表在很多情況下,外在的情境因素就跟個人內在動機一樣需要被考慮到。舉例來說,在過去的文章中,我們有提到在整理環境時,很容易因環境過大或是過於凌亂而感到無助感,導致最後放棄整理(延伸閱讀: 《永遠整理不完的房間?小心!你已掉入「習得無助感」》)。在這種狀況下,單純就人的「惰性」進行責備,對於被責備者總是不公平的,更甚之,還會影響雙方的關係。


解釋自己-自利偏誤

針對他人不好的結果,我們習慣進行內歸因的解釋,反之,如果是解釋自己的問題呢?正好相反!當所有的問題發生在自己身上時,往往都會牽扯到「自尊」,而為了維護自我的形象,我們習慣把自己的成功歸因於自己的努力、天分(內歸因),卻會把自己的失敗直覺性的歸因於情境因素(外歸因)。例如當家長自己也有個凌亂的環境時,總會以「工作太忙碌」來解釋。這就叫做「自利偏誤(Self-Serving Bias) 」。因此,結合以上的兩個理論,應該不難想像下列的情境了吧!

媽媽:你怎麼房間這麼亂,整理乾淨很難嗎?你真的很懶! (基本歸因謬誤)

兒子:…妳房間還不是一樣亂成那樣?

媽媽:我每天工作這麼累,但你呢,balabala… (自利偏誤)

兒子:……

在沒有詳細了解對方的狀況下,很難就單一的情境或行為去進行批評,這對於對方是不公平的。特別連自己也有類似的問題時,很容易落入「嚴以律人、寬以待己」的狀況,不僅不能服人,也像是在為自己的行為找藉口。因此,在整聊過程,我們都是以不帶批評、全面性的了解客戶的生活習慣與用物情境,也會試著告訴客戶的家人「聆聽」與「同理」的重要性


結語

在本文的最後,我們要再次強調,整理房間本身就不是件簡單的事情,特別對於那些沒有固定整理習慣的人,「整理」是需要學習的。另外也有許多人是因為周遭情境或自我狀態的改變,而失去了整理的能力,並不單單只用「懶惰」就能解釋之。因此,我們呼籲,在將別人貼上負面標籤前,要想想自身是不是也有達到同樣的要求,減少對於他人的定義與批評,增加對於他人的了解,如此一來不僅能解決環境問題,也更能維持彼此的關係。


Leave a Comment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